2017年11月22日

關於貝拉塔爾的電影

若按照年份觀賞匈牙利導演貝拉塔爾的作品,真的能夠感受與目睹一部作品是如何經歷多次的試驗,才能從商業電影的俗套升華至藝術殿堂的過程。
在他的出道作『家庭公寓』至『秋天年鑒』中,導演選擇紀實的方式完成這四部彩色電影,並且采用非專業演員進行拍攝。初期的彩色電影,每一部作品的演員都說著大量的,甚至讓觀眾感到呱噪的臺詞。但隨著作品逐漸成熟,導演逐漸減少了演員的臺詞,並讓空白與沈默穿插於影片中。
到了第五部作品『詛咒』裏,他放棄了作品中所有的色彩,開始采用黑白色調來拍攝,並讓演員們說起深奧且充滿暗喻的臺詞。沈寂六年後,他發表了片長七個半小時的電影『撒旦的探戈』。在這部電影中,他開始使用長鏡頭突顯個人特色,並開始讓觀眾能夠在沈默,黑白,與漫長的時間中尋思他所想表達的藝術與觀點。
在第七部作品『鯨魚馬戲團』中,他選擇以音樂填補部分長鏡頭裏影片沈默的時間,並讓演員的臺詞變得更精簡。之後,在第九部作品『來自倫敦的男人』裏,他將大量的長鏡頭貫穿整部作品,但再度放棄使用背景音樂。而最後一部作品『都靈之馬』中,他只寫下了八分鐘的電影對白,剩下的就讓長鏡頭,黑白畫面,短暫的背景音樂,與沈默來交代。在拍攝了這部作品後,導演正式宣布引退,並說這部作品已經完美地表達了一切。
以黑白替代色彩,配樂替代臺詞,沈默替代喧鬧。貝拉塔爾在去蕪存箐的實驗過程中,終於在最後找到了其人生中與他人聯系最確切的表現方式。
作品:
1977年:《家庭公寓》 (Családi tűzfészek / Family Nest)
1981年:《局外人》 (Szabadgyalog / The Outsider)
1982年:《積木人生》 (Panelkapcsolat / The Prefab People)
1984年:《秋天年鑑》 {Őszi almanach]] / Almanac of Fall)
1988年:《詛咒》 (Kárhozat / Damnation)
1994年:《撒旦探戈》 (Sátántangó)
2000年:《鯨魚馬戲團》(Werckmeister harmóniák / Werckmeister Harmonies)
2004年:《歐洲二十五面體》(Visions of Europe) (短片)
2007年:《倫敦的男人》 (A londoni férfi / The Man from London)
2011年:《都靈之馬》(A torinói ló / The Turin Horse)
雖然部分作品很難理解,但很推薦依照發表年份觀賞他的作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